|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季即将来临,网络电商平台在十月底就已开始进行大规模促销预热。消费者在享受价格优惠的同时,也会遭遇到网购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延迟发货、快递变“慢递”等问题,该时期也是相关投诉的高发阶段。
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科学理性消费,谨防权益受损。
选择正规电商,注重网店信誉
网上购物要选择经营资质齐全、规模大、信誉高的第三方购物平台和网上店铺。不要轻易登录陌生网站,避免点击不明链接。微商所售商品一般没有质量保证,产生交易纠纷后也难以解决,消费者请慎重选择个人微店交易。
谨防消费陷阱,切勿盲目支付定金
预付定金活动是近几年流行的促销方式,不少消费者已提前选定心仪的商品并支付定金,预售期支付的定金可在“双十一”当天折抵更多金额使用。商家规定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才能享受价格优惠等,而实际却存在规定时间内消费者无法付款、七日无理由退货不兑现、预售定金不予退还等问题。
建议消费者在缴纳“预售定金”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定金膨胀规则,谨慎下单,并注意留存活动页面截图。
面对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要谨慎选择
“双十一”期间,各类电商采取秒杀、让利、赠红包等促销手段,很容易让消费者冲动消费。建议消费者购买商品前,注意以下三点:
商品的价格变化。多渠道比较了解商品的价格情况,不要被明显的低价所误导,被虚假折扣迷惑,警惕明降实涨的价格陷阱。
制定科学理性的购物计划。避免受不实促销诱惑而盲目冲动购买一些长时间不会使用的商品。
小心假冒伪劣产品,要货比三家。不要被个别网店过于低廉的商品价格所吸引,不要轻信商家的“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或者只看宣传图片。一定要货比三家,仔细查看商品的技术参数和相关说明,避免个别不良商家趁机抛售库存和滞销产品,甚至是劣质商品。
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网购支付时应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货到付款,避免私下交易。
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收到的退款、网址链接、电话号码等内容要多方核实,谨防诈骗。
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银行卡号码、姓名、身份证号等私人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或银行卡被盗刷。
不要随意扔掉快递包装,应将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撕掉再丢弃。
合理选择快递服务,慎重购买急需品
随着“双十一”期间商家集中开展促销活动和消费者购物需求的增加,快递业务量将急剧增长。快递服务能力往往跟不上网购爆炸式的消费,快递变“慢递”。
在网购商品选择快递服务时,要尽量选择诚信度高、售后服务好的正规公司。
谨慎购买和寄递易碎、生鲜等不易保存及长时间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的物品。
对贵重物品要进行保价,尽量先验货再签收,尽量保留快递相关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