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县委书记高文才,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农工委书记孙亚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培元带领县委办、宣传部、文广新局、对接京津办公室、庞佐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北京昆曲剧院进行对接,搭建高阳县与北方昆曲剧院文化交流平台,共促戏曲传承与发展。
县委书记高文才在与北方昆曲剧院领导和老艺术家座谈时说:高阳是人文始祖颛顼帝初国之地,是继黄帝建都涿鹿之后的远古第二故都,历代名人辈出,涌现出孙承宗、李鸿藻等明清重臣。高阳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是北方昆曲的发源地,孕育出了韩世昌、盖叫天、田际云、马三峰、齐花坦、张惠云等艺术名家。近年来,高阳以纺织为主导产业,毛巾、毛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高阳纺织商贸城年交易额突破320亿元,庞口农机汽车配件城年交易额突破230亿元。
高文才指出,“十三五”时期,是高阳各种优势和潜力最能得到有效释放的时期,是高阳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时期。根据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省委“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主基调和市委实施“协同发展、创新驱动、环境支撑”三大主体战略,高阳县积极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按照“2+1+X”产业结构,积极搭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平台,优先抓好纺织产业对接,鼓励支持企业自主招商,吸引北京大型纺织企业到高阳扎根落户,依托高阳历史文化、纺织文化、戏曲文化等资源优势,与特色产业发展相融合,主动承接京津文化创意产业。
高文才说,文化的影响力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强与弱的根基。高阳是北方昆曲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戏曲底蕴。高阳要积极与北方昆曲剧院进行对接,以河西村北方昆曲培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传承戏曲文化,培育新人新戏,打造戏曲文化型美丽高阳。今年在完成颛顼文化公园建设、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改造升级等文化设施的基础上,积极谋划韩世昌大剧院、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在介绍北方昆曲剧院旧址改建情况后说,北方昆曲剧院根在高阳县河西村,北方昆曲剧院与高阳县在加强北方昆曲文化保护和传承合作上有很大空间,她希望两地以培育戏曲新人为契机,优势互补,加强文化合作,让北方昆曲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