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创新农民培训形式,提高科技传导能力
为了有效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发家致富能力,满足他们种植生产中对技术的需要,切实把农业实用技术传授到农民手中,在培训形式上要不拘一格,对此做了积极的探索,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训人员组成诸因数中寻求科技示范户和新型农民喜欢的培训方式,迎合他们的需求,满足他们的愿望,进行了集中培训、小组培训、技术疑难点专题培训、生产区现场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的实践,掌握了一些不同培训方式的方法和规律。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热心服务,搞好技术信息传递交流
为了做好培训结束后的后续服务和信息传递,在上门服务和示范户当面交流的基础上,并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方便了科技示范户的交往和联系,为他们解决生产疑难问题提供了方便。他还利用手机短信、留纸条等方法传递农技信息和动物疫病防治信息,既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很多费用及开支,简便易行。
三、深入场户,积极指导农民
技术人员经常到科技示范户生产区查看长势变化,当场为科技示范户作指导技术。发放技术材料,使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从中收益,周围好多农户围过来进行咨询,通过耐心解答,破解了他们的困惑。
四、走近农民,深入项目,提升自己
在参与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的实施及技术指导中,不但提升了科技示范户的科技能力及素质,技术指导的过程也是他长知识、强业务、提高能力的过程。走近农民与其交往互动对技术人员是一种锤炼,一种提升。
|